利用福建2009新编海都高招金手册快速填报志愿
|
|
整理自:海峡都市报社 2009-6-24 7:39:08 |
N本报记者 叶琦 面对志愿表和1300多所院校,许多考生与父母不得不左右掂量。其实,填报志愿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,只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,选对大学、选准专业,就可以把握各批次招生机会。本报记者采访了多年来潜心研究高考志愿的业内人士,可以利用2009《新编海都高招金手册》快速填报志愿,帮助考生掌握志愿填报技巧,打赢这场无声的战役。 步骤1:弄清自己的“位次” 【名词解释】
“位次”又称为排名,是指考生成绩和考生人数的综合排序,成绩最高的考生排名为第一。今年实行平行志愿投档,每个考生都有不同的“位次”,这是公认的填报志愿的科学依据,可以最精确地把握自己可以填报的学校。
【举例说明】
如上所述,简单的分数并不是填报志愿的最科学依据。
福建省从2005年开始,每年高考成绩揭晓时,省招委会都会公布“一分一排名”的位次,供考生填报志愿参考。找到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“位次”,这就确立了一个基础。打个比方来说,考生B今年高考(理科)650分,全省位次是49,这个成绩报考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有较大希望,清华和北大每年在福建投放的招生计划总和肯定超过了49。如果B想选择自己满意的专业,以49名的位次报考其他大学,可以比较容易满足专业志愿,录取也将十拿九稳。
【报考建议】
考生可以对照2009《新编海都高招金手册》(文理院校篇)“录取分数位次排行表”,根据自己在全省的“位次”确定自己所处的比例范围,即自己是属于前10%,还是前20%,或者50%。由于高考根据全体考生的总体分数情况划定分数线,所以分数没有绝对值,而“位次”是值得参考的客观数据。 步骤2:分段统计快速换算 【名词解释】
在金手册2006—2008年福建省理科录取分数位次排行表中,以每10分为一段标注出近三年院校录取平均分的分段统计。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后,考生清楚了自己的位次,如何选择相对应层次的高校作为平行志愿?哪些高校近三年录取分数比较稳定?这些都可以从平均分分段统计里得到答案。对照表格,分数相当的考生可以“对号入座”地填报相应批次的几所大学,避免“高分低报”。
【举例说明】
“分段统计”可以让考生了解各高校近几年招生平均分的层次,以便考生“对号入座”较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校。由于高考试卷难易年年不同,不同年份的分数不能等值。考分和省定各批次录取控制线揭晓后,可以根据平均分超线分数进行等值换算。例如,2008年理工类本一批控制线是534分,假设考生C高考成绩为580分,高出本一批线20分,则C可查阅2008年在554分上下的录取情况,这样可以迅速圈定目标院校。
【报考建议】
值得注意的是:同一高校不同专业的招生分数不同,热冷专业的录取分可能相差甚多;高校招生分数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,有的高校常有“大小年”之分,前年报的人多,招生分数很高,去年可能报的人很少而变低,甚至报第一志愿的上线人数还比招生人数少。建议参考平均分超线分数进行综合考虑。 步骤3:接受调剂,增加录取几率 【举例说明】 小罗2007年高考理科成绩620分,超过当年本一批录取控制线58分,可他本一批所有志愿最后全部落空,这是怎么回事?小罗本一批第一志愿填报上海财经大学,最终也超过上财投档线3分,但他选择的都是国际商务、工商管理、项目管理这些热门专业,由于不服从专业调剂,小罗最终被上海财大退档。
【分析】
在填报志愿尤其是平行志愿时,“服从专业调剂”绝对不可忽视,特别是对竞争能力较差的考生而言更是如此,接受调剂,有时比后面志愿的录取几率还高。由于有的考生会把志愿报得较高,或没有处理好志愿之间的“梯度”关系,以致几个并列的志愿相继落空。考生如果确认“接受调剂”,则能增加被录取的机会。该栏不填即“空白”将按不愿调剂对待。不过,有时调剂录取的专业与报考初衷有一定差距,服从调剂的考生要有心理准备。
【报考建议】
通过2009《新编海都高招金手册》(文理院校篇)中的“上线生源分布表”不难看出,小罗的成绩虽然超本一线58分,但在报考上海财经大学的生源中处于偏后的位置,由于不服从专业调剂导致第一志愿被退档。在今年平行志愿的投档模式下,小罗被退档后不可能再检索他同一批次的后续志愿,而是直接进入该批次“征求志愿”。 步骤4:专业与院校,如何取舍 【举例说明】
考生小蔡对计算机专业有强烈兴趣,2007年高考成绩高于省控本一线近30分,家长建议他放弃专业爱好,报考南京一所知名工科院校。小蔡不愿意,坚持要学计算机专业,便选报了另一所录取线相对较低的高校,结果如愿以偿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。
【分析】
不少考生及其家长在选择高考志愿时往往犯难:是选择学校重要呢,还是选择专业重要?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量。首先,名校之间录取分数也有差异,考生完全可以从中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名校。此外,名校的亮点在于其名师、王牌或特色专业,如果考生的专业志愿目标就是名校的王牌、特色专业,就要考虑自己是否有充足的实力,如选报的专业志愿并非名校特色,那就要考虑是否值得冒险去冲击名校。再从专业志愿的角度看,专业和就业关系密切,但又不等于职业。考生对专业的选择,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、兴趣爱好、个性特征等,不能将现在选择专业等同于4年后选择职业。
【报考建议】
2009《新编海都高招金手册》(文理专业篇)中不仅列出了不同院校各个专业的平均分和超线分数,还将每一所院校不同专业的录取平均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,即越受考生追捧、录取平均分数越高的专业排在前面,较冷门的专业排在后面,相关专业的冷热程度一目了然,方便考生和家长查询近三年各院校在闽录取的专业冷热程度。
如果考生在同一专业的不同院校之间难以取舍,可以按以下顺序进行筛选:重点学科—博士后流动站—博士学位点—硕士学位点—专业成立时间。 步骤5 注意专业志愿的级差分 【举例说明】
2006年理科考生小B成绩615分,高出当年理科本一批控制线54分。对财经类情有独钟的小B就在本一批志愿表上填报了厦门大学“国际经济与贸易”、“会计学”、“金融学”等一溜的财经类热门专业,当年这三个热门专业录取的最低分分别是:618分、622分、612分,虽然小B的总分高于第三专业志愿的录取最低分,但当年厦大规定的专业级差分数是:5、2、2、1,一共10分。这就意味着小B必须先将总分扣除专业级差分数(7分)后才能排序录取“金融学”专业,结果小B没法投到他喜欢的任何一个财经专业,且又不愿意服从专业调剂,最终遭遇厦大的退档处理。 所以很多人在学校的选择上很是求精求准,却疏忽了专业选择的第一和第二之分。殊不知,有时候,自己的失败往往就在专业上。不少学校规定了分数级差的规则,即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的高考成绩减去一个分数级差后,按新的分数参与同一专业志愿考生竞争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第一专业志愿的重要性。学生在填报志愿时,一定要查阅目标院校今年的招生章程,了解该校级差分计算的方法。
【报考建议】
在填报专业志愿时,即使成绩比较好,但如果既要报考名牌院校又要就读热门专业,就更需慎重,尽量多了解情况。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要通过咨询,了解该高校所填报的专业历年录取的分数线,根据高校提供的历年在某省录取的最高分、最低分、平均分等信息,判断哪些专业是这所高校的热门专业,哪些是稍微冷门一点的,然后根据自己的实力填报专业志愿。如果考生小B能在第一专业志愿中,把热度稍稍降低一点的话,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。
|
 |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|
|
 |
|
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 |
|
|
|
|
|